20.酪氨酸在体内可转变为?
A.胆色素
B.肾上腺素
C.延胡索酸
D.乙酰乙酸
[答案]BCD
[考点]酪氨酸代谢
[解析]
1.酪氨酸经酪氨酸羟化酶催化转变为多巴,后者继续转变,经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而转变为肾上腺素。
2.酪氨酸可进行分解代谢,先经酪氨酸转氨酶催化生成对羟苯丙酮酸,后者经尿黑酸等中间产物进一步转变为延胡索酸和乙酰乙酸。
3.此外酪氨酸在黑色素细胞中经酪氨酸酶催化并经一系列转化可生成黑色素,而不是胆色素。
4.胆色素是体内铁卟啉化合物的主要分解代谢产物,因此除A外其它均正确。
[类似题目2006-28]D
19.有关游离胆红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又称为间接胆红素
B.属脂溶性物质,易通过细胞膜对脑产生毒性作用
C.镇痛药及抗炎药等可降低其对脑的毒性作用
D.不易经肾随尿排出
[答案]ABD
[解析]
1.红细胞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被破坏产生的胆红素,在血浆中主要与清蛋白结合而运输,这种胆红素未与葡萄糖醛酸结合,而称为游离胆红素,它与一种重氮试剂反应缓慢,必须在加入乙醇后才呈现明显的反应,产生的化合物显紫红色,因此而称间接胆红素。
2.这种胆红素属脂溶性物质,对脂类有高度的亲和力,极易通透细胞膜对细胞造成危害,尤其是对富含脂类的脑产生毒害作用。
3.又因其在血浆中与清蛋白结合运输,因此不易通过肾脏滤出,故不易随尿排出。
4.另外许多化合物如镇痛药、抗炎药、某些利尿剂、磺胺类药物以及一些食品添加剂,它们在血浆中都要与清蛋白结合运输,因此都与游离胆红素相竞争,这就干扰了胆红素的运输。由于过多游离胆红素不能与清蛋白结合,造成其游离存在,因而会增强其对脑的毒性作用,而不是降低其对脑的毒性作用。所以除C外A、B、D均是正确的。
[类似题目1998-32]D
[类似题目2003-31]C
(责任编辑:医学考研网)